骨質疏鬆症預防與治療:香港醫生教你保護骨骼的秘訣

骨質密度檢查香港,骨質疏鬆檢查價錢,骨質疏鬆測試

骨質疏鬆症的隱形威脅
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代謝疾病,主要特徵是骨質密度降低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,導致骨骼脆弱易碎。這種疾病被稱為「無聲的殺手」,因為在早期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直到發生骨折才被發現。根據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的數據,香港約有3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,其中女性比例高達80%。

骨質流失的過程往往從30歲後就開始,每年約流失0.5%-1%的骨量。更年期後的女性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,骨質流失速度可達每年2%-3%。主要風險因素包括:年齡增長、女性更年期、家族史、低體重、長期使用類固醇、吸煙和過量飲酒等。

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椎、髖部和腕部。香港醫管局的統計顯示,65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發生率約為每年每千人3-4例,其中20%患者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,50%會永久喪失獨立生活能力。脊椎壓迫性骨折可能導致身高縮短、駝背和慢性疼痛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。

香港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學數據

香港作為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,骨質疏鬆問題日益嚴重。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,50歲以上香港人中,約有20%女性和5%男性患有骨質疏鬆症。到70歲時,這一比例上升至女性45%、男性13%。

  • 高風險族群:
    • 更年期後女性(風險比男性高4倍)
    • 65歲以上長者
    • 體重低於57公斤
    • 有骨折家族史者

香港每年約有5,000例髖部骨折病例,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至8,000例。每例髖部骨折的直接醫療成本約為10-15萬港元,加上間接成本(如護理、復健等),對醫療系統和家庭造成沉重負擔。

預防骨質疏鬆症:從年輕開始

骨骼健康是一生的事業,預防應從年輕時開始。以下是香港營養師協會推薦的骨骼健康方案:

飲食建議

成人每日需要1,000-1,200毫克鈣質,主要來源包括:

食物 鈣含量(mg/份)
低脂牛奶(250ml) 300
硬豆腐(100g) 350
深綠色蔬菜(100g) 100-200

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,建議每日攝取600-800IU。香港地處亞熱帶,理論上陽光充足,但由於都市人室內活動多,研究顯示約60%香港人維生素D不足。

運動建議

每週至少3次,每次30-60分鐘的負重運動,如:

  • 快走、慢跑
  • 太極
  • 爬樓梯
  • 阻力訓練(使用彈力帶或輕啞鈴)

香港衛生署的「護骨計劃」建議,50歲以上人士應結合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,以維持骨密度和肌肉量,降低跌倒風險。

骨質密度檢查:早期發現骨質疏鬆症的關鍵

在香港,骨質密度檢查是診斷骨質疏鬆的金標準。最常用的方法是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(DXA),測量腰椎和髖部的骨密度。香港多間醫院和私營醫療中心提供這項服務,骨質疏鬆檢查價錢約為800-2,500港元,視乎檢查部位和機構而定。

香港醫學會建議以下人群應定期進行骨質疏鬆測試

  • 65歲以上女性
  • 70歲以上男性
  • 有骨折風險因素的更年期女性
  • 長期使用類固醇者

檢查結果以T值表示:

  • T值≥-1:正常
  • T值-1至-2.5:骨質減少
  • T值≤-2.5:骨質疏鬆

對於確診患者,建議每1-2年複查一次;高風險但未達診斷標準者,每2-3年檢查一次。香港部分社區中心提供較便宜的超聲波跟骨檢查作為初步篩查,價格約300-500港元。

香港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選擇

香港現有的骨質疏鬆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:

雙磷酸鹽類藥物

如Alendronate、Risedronate等,通過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緩骨質流失。香港常見的服藥方案為每週一次口服,或每年一次靜脈注射。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胃部不適和下頜骨壞死(罕見)。

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(SERMs)

如Raloxifene,模擬雌激素對骨骼的保護作用,特別適合更年期後女性。可降低脊椎骨折風險約50%,但可能增加靜脈血栓風險。

單株抗體

如Denosumab,每6個月皮下注射一次,通過抑制破骨細胞形成來增強骨密度。香港私家醫院收費約每劑5,000-7,000港元。

其他輔助治療包括每日補充1,000-1,200mg鈣和800IU維生素D。嚴重病例可考慮副甲狀腺素類似物,需每日注射,價格較高但能刺激新骨形成。

非藥物治療:輔助改善骨質密度

除了藥物,綜合管理對骨質疏鬆患者至關重要:

物理治療

香港多家醫院提供防跌訓練課程,重點改善:

  • 平衡能力
  • 肌肉力量
  • 姿勢控制

研究顯示,規律的太極練習可降低長者跌倒風險達45%。

居家安全評估

香港社署的「長者家居環境改善計劃」資助有需要長者改裝家居,如:

  • 安裝浴室扶手
  • 去除地毯和雜物
  • 改善照明

香港醫療資源:尋求專業協助

香港的骨質疏鬆症診療服務分佈於:

  • 公立醫院:需轉介,輪候時間較長(約3-6個月),但收費低廉
  • 私家醫院/診所:無需轉介,輪候時間短,骨質密度檢查香港服務收費較高
  • 社區健康中心:部分提供基礎篩查和教育

香港骨質疏鬆基金會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和篩查活動,並設有熱線提供諮詢。對於確診患者,建議組成跨專業團隊,包括骨科醫生、內分泌科醫生、物理治療師和營養師,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。

積極預防,有效治療,守護骨骼健康

骨質疏鬆雖常見但可防可治。關鍵在於:

  • 年輕時累積足夠的「骨本」
  • 定期進行骨質疏鬆測試
  • 確診後堅持治療和監測
  • 預防跌倒和骨折

香港醫療體系提供多層次的防治服務,從公共衛生教育到專科治療。建議高風險人群主動了解骨質疏鬆檢查價錢和服務資訊,及早評估骨骼健康狀況。記住,投資骨骼健康就是投資未來的行動自由和生活質量。